用三十六计爆改老年人力资源平台:让广场舞大妈变成抢手人才
用三十六计爆改老年人力资源平台:让广场舞大妈变成抢手人才
中国每4个老人就有3个觉得自己“还能再干五百年”——不是他们闲不住,是广场舞之外还有2000万企业缺靠谱老师傅。
当退休教师开始抢家教订单,维修大爷用修水管手艺碾压家政平台,手工阿姨组团承包婚庆伴手礼——这不是老年再就业,是藏在小区里的万亿级人力金矿终于被激活。
我们不做养老生意,只干一件事:把全中国的棋牌室、菜市场、老年大学,变成24小时不打烊的“银发人才交易所”。
那么该如何打造银发人才交易平台,我将用三十六计讲述具体操作:
第1计 瞒天过海
表面套路:跟老头老太太说“咱就是搞个老年兴趣班”。
真实目的:偷偷收集技能数据(张大妈会织毛衣、李大爷会修水管)。
操作:
线下活动设“手艺展示角”,拍照上传自动生成技能标签,微信群发养生知识,趁机让老人填“退休前职业”问卷,效果:三个月攒了2000+老人档案,全是隐藏王者。
第2计 暗度陈仓
正面硬刚:和58同城抢市场?找死!
侧面突破:专攻小区物业和菜鸟驿站:
给物业保安塞两包烟,把“找零工”广告贴快递柜上 ,驿站老板娘当“社区猎头”,介绍成功一单分10块钱,案例:北京某小区保洁阿姨兼职收纳师,时薪80块比扫楼道香多了 第3计 借刀杀人
自己养团队太贵?让社区棋牌室当免费办公室:
- 给棋牌室老板装个接单平板,老人打麻将顺便刷零工订单
- 每单抽成5%给老板,大爷大妈抢着帮老板拉人头
骚操作:象棋桌变临时面试区,打牌输了就去接单赚钱平复心情
第4计 以逸待劳
老头怕用APP?直接上傻瓜操作:
- 搞个“电话接单”专线(拨通按1找钟点工、按2找家教)
- 子女帮爸妈注册能领超市代金券
数据:70岁+用户留存率暴涨3倍,老头老太太就认实体按键
第5计 抛砖引玉
先扔诱饵:
- 前三次接单不收平台费(老人觉得“白嫖”真香)
- 给早期用户发“银发专家”勋章(王大爷逢人就显摆)
裂变效果:三个月用户翻5倍,广场舞领队都成兼职HR
第6计 反客为主
让老头老太太自己玩起来:
- 搞“银发人才直播夜”:张大妈线上教包粽子,打赏分她一半
- 退休老师组团开“爷爷小课堂”,小区妈妈抢着预订
真相:老人觉得自己在发挥余热,其实平台躺着抽成
第7计 连环计
把小区变成人才市场:
1. 早上8点:送孙子上学的奶奶顺路帮邻居遛狗(10元/次)
2. 下午3点:退休会计在物业办公室帮算小区账目(时薪150)
3. 晚上7点:京剧票友给小孩教基本功(80元/小时)
精髓:让老人的时间碎成八瓣也能赚钱
第8计 打草惊蛇
故意泄露“内部消息”:
- 在菜市场大妈圈传:“街道要评五星级志愿者,接单多的优先”
- 家族群发:“隔壁刘姨带孙炒股两不误,月入三千”
结果:老头们暗中较劲刷接单量,平台日活蹭蹭涨
第9计 偷梁换柱
把“打工”包装成社交:
- 组团帮超市理货叫“银发突击队团建”
- 陪诊服务改名“健康守护搭子”
玄机:老人觉得是找伴儿玩,子女觉得是正经工作
第10计 树上开花
虚张声势:
- 给接单100次的老人发定制马甲(背后印“社区服务大师”)
- 找居委会挂牌“银发人才示范基地”
效果:街道办主动帮忙宣传,还申请了政府补贴
第11计 假道伐虢
借别人的场子做生意:
- 跟老年大学合作:插花课优秀学员直接推荐给花店
- 和社区医院勾搭:陪诊员优先从平台招聘
躺赚模式:这些机构还倒贴给我们推荐费
第12计 走为上
发现坑爹操作立刻撤退:
- 有老人接私单?马上搞“平台担保险”,每单收2块保护费
- 遇到纠纷就说“这是邻里互助”,让社区大妈调解员搞定
核心心法:
1. 把老头老太太当00后哄(勋章、头衔、小团体)
2. 让子女觉得爸妈不是打工是“社会活动”
3. 所有操作要能跟广场舞、棋牌室、菜市场无缝结合
最后忠告:千万别叫“老年用工平台”,要说是“银发人才共享中心”——老头老太太听了觉得自己是国宝,街道听了觉得你在帮他们搞政绩,这叫一箭三雕!